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院文化建设 >> 正文

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 | 艺术与传媒学院“走进梁家河,追寻总书记足迹”暑期社会实践

发布者:刘怡彤 叶桓宁 [发表时间]:2023-07-28 [来源]:艺术与传媒学院 [浏览次数]:

   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。八十年前,到延安去,是知识青年呐喊的激烈口号。如今,新时代大学生立于历史的交汇点,为感悟延安精神,追寻革命脚步。

    7月26日,艺术与传媒学院“中国梦•延安情”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梁家河村。亲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知青岁月。1969年至1975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。在这期间,同乡亲们一起劳动、一起生活。

    首先,团队成员们前往梁家河村史馆,这里展示了梁家河的沧桑变迁,表现了梁家河人民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的不屈精神,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精神,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:“梁家河这个小山村的变化,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。”

    接着,他们参观了知青旧居,简陋的窑洞,阻挡不住知青们上山下乡的热情,昏黄的煤油灯,阻挡不住知青们对知识渴望,野菜和玉米窝头,磨灭不掉他们劳动的意志。革命时期延安是一面旗帜,祖国建设时期延安依然是中国的脊梁,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。

    “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”、“知青淤地坝”、“知青井”,一块块静静矗立的石碑悄然记录着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在梁家河的变化。在陕北农村,人们通常在河边挖个渗水坑作为饮用水源。这样的渗水坑被当地老百姓叫作“泛水井”,人畜共用,很不卫生。要命的是一旦山洪暴发,泛水井就会淤满污泥,村民无水可吃。现在梁家河家家户户使用的自来水,就来源于这口井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“我人生第一步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,不要小看梁家河,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”。

    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瞬间,注定成为永恒。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,镌刻着执政者奋进的步伐。半个多世纪前,陕西梁家河的黄土地上沟壑纵横。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这里,与当地群众摸爬滚打,一干就是7年。一路走来,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,时刻把人民幸福作为“国之大者”。行程万里,步步情深。时光忠实记录下习近平总书记躬身为民的坚实足迹。一次次关键抉择、一份份深情牵挂、一桩桩为民实事……无数珍贵瞬间如星河灿烂。 

    梁家河精神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,围绕梁家河精神所传播的梁家河故事是真实的、生动的、鲜活的,也是感人至深的。梁家河精神需要理念传播,需要实践传播,需要内心感悟。

    20影制本1班孙玮曼说:“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,群众才会把你记在心里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十五岁时,在梁家河一待就是七年,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。心系着人民群众,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,俯下身子为群众办事,靠真心、真情、真诚赢得群众支持。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,更应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!

    22影制本1班刘怡彤说: 在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”的号召下,总书记离开北京,去往延安。开启了在梁家河磨炼意志、锻炼才干的7年知青岁月。我仿佛看到一个15岁满怀心事的少年默默前行,习近平总书记靠短短一两年的时间,迅速适应梁家河艰苦而落后的生活环境,由一个15岁的知识青年迅速转变为一位陕北高原上的农民。我想,正是因为总书记“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” 的坚忍不拔的意志、实干担当为民的伟大抱负和初心不改的执着追求,使得他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践行他的人生追求。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沉下身子踏实做事,远离浮躁和焦虑,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。